搜索

您的关键词

四更教师

四更教师

1

大学的本质在于创新。作为一所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国际化大学,科大高新始终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子打造实践型的能力素养和多元化的发展平台,走出具有科大高新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

2024【四更会客厅】,与科大高新5个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36位专业带头人,多位优秀青年教师共同探索“更实战、更智慧、更国际、更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省级大学科技园,逐梦学术、科研、产业相辅相成、学以致用的无限未来。

熊中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城市建设学院院长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Q.面对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与建筑、房地产业的碰撞,国内建筑行业面临什么样的转型升级?

熊中元:近年来,建筑业整体产值增加,但增量动能疲乏,已居行业顶部,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暴雷频发和监管加强,在“保交付”政策支撑下,房屋竣工面积实现阶段性增长,但新开工面积持续负增长,逐步进入存量消化阶段,面临下行压力,建筑业转型升级革命已是现在进行时。在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下,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数智化、工业化、国际化协同发展,是推动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是数智化是必由之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重塑建筑行业产业新格局。行业将通过产业数字化,赋能建筑工程行业的生产要素、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产业,基于未来产业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数字化资产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新模式发展。

二是绿色化是大势所趋。“双碳”目标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建筑业是我国碳排放大户且管理链条长,涉及环节多,精准管理难,建筑设计、施工及运营全过程的产业链将被颠覆,绿色化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存。绿色生产方式和建设模式涉及的建筑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全过程产业链,将面临全面变革。不难预见,未来建筑行业将快速迈进绿色时代,循环能源、节能材料、ESG标准和零碳建筑等关键词将更多地从理念转为实践变为现实,推动既有建筑低碳、节能水平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进一步加大应用。

三是工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趋势提速。我国建筑行业通过应用装配式建筑、钢结构、预制件等先进技术,提高了工业化水平,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显著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仅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和品质、缩短工期、提高效率,而且易标准化、绿色节能,还能节省材料和人力成本等。住建部颁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任务,预计到203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各地方政府的政策优惠支持力度加大,装配式建筑迎来大爆发的市场机遇。四是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成功推行,我国建筑业市场已与国际市场实现对接,市场在广度与深度上不断深入,呈现全球化格局。中国海外投资未来数年将保持两位数增长率,带动海外建设项目以及建筑企业出海。展望未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预计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增速将高于国内业务增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发展空间广阔。


Q.行业的转型升级为建筑行业人才培养带来了什么新启发和新要求?

熊中元:在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校的建筑行业人才培养应主动全面对接国家战略急需,对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推动注重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的“新工科”学科建设,打造产教融合的产学研用协同新生态。

一是构建学习专业新结构。加强工程科技人才需求调研,紧紧把握当代科技发展及产业变革前沿趋势,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和调整学科组织结构,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及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课程,支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破,把握和抢占未来行业技术革命的先机。

二是探索跨学科培养新范式。新兴产业急需跨学科交融、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需要制定多学科交融、柔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允许学生自主组合课程,主制定培养计划,自主构建新专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特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人才培养。

三是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直接面对的就是工程,学生毕业之后要为工程服务,要推动校企深度融合联合培养,搭建校企联合的师资队伍,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为重大工程规划、核心技术攻关、产品设计开发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Q.“数字强国”“大国工匠”都是时代对建筑人的殷切召唤,您认为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和技能的人才能真正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人?

熊中元:新时代的建筑人应当具备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胸怀“国之大者”。树立牢固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中,传承创新工匠精神,怀抱技术改变世界的信念,注重细节和质量,不断追求卓越和完美。二是具备复合型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学科间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的人才,建筑行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在投融建运一体化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下,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技术和管理能力,精通建筑工程全过程,具备前端策划能力、资本运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商业运营能力等;第二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出现,对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具备专业技术,也应具备经济、法律、营销等知识。三是创新意识和能力。当前行业新技术迭代加速,建筑行业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创新手段,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因此,建筑行业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谋划、思考未来的前沿工程科技问题,锚定世界高科技顶尖技术,创造新的产品、方法、路径,解决国内工程“卡脖子”问题,推动建筑行业创新发展。四是国际化视野。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走向海外的建筑企业需要大量懂技术、通商务、熟悉外语、了解国外标准体系、业主管理理念、项目模式、风俗习惯等经验丰富的国际化人才。


Q.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为建筑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哪些新机遇?

熊中元:拓宽国际视野,从业人员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国际项目和国际合作伙伴,这有助于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提高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还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增加了就业机会,从业人员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国际市场和领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提升了职业素养,国际化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包括专业技能、跨文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建筑人才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工作环境,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Q.近几年,城市建设学院积极搭建人才国际交流学习的平台,这样做的重要意义在哪?

熊中元:首先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学院通过搭建人才国际交流学习的平台,吸收世界先进办学理念、优秀教育资源,促进我们反观自身、加倍努力,为助推教育强国建设奠定更坚实的基础。第二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积极推进本校学生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学院与境外多家知名高校进行学习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国际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应用的机会,拓宽了学生国际化视野和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国际交流学习还可以为学院引入更多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提高学院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第三整合资源推动行业创新。通过学校的多方面努力,已与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协同创新与技术合作,不断开拓交流渠道,拓宽合作空间,抢占行业科技创新制高点。第四增强学校国际影响力。学院通过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知识创新,不断提高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国际影响力和参与度。

四更教师专访

四更教师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