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4-08 作者:admin 浏览:0

各二级学院:

   2018年3月19日-29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集中组织开展了新学期校园不良网贷排查工作。截止3月30日共排查出16名学生涉入校园不良网贷,较17年12月底排查以来新增5名。其中退学2人,休学2人,全额还清8人,未还清4人。结合学生网贷实际情况,学生处决定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教育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各专业班级以“理性科学消费,拒绝校园网贷”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班会主要内容见附件1)。理清校园网贷现状,指出网络借贷的风险,分析校园网贷案例,开展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教育,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加强资助工作宣传,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工作。

    二、加大不良校园网贷排查力度,继续执行校园网贷情况月报制度。定期开展校园不良网贷风险排查,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贷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研判校园不良网贷潜在风险,及时清理各类借贷小广告;从4月起,各二级学院于每月27日前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报送《学生参与校园不良网贷情况表》。

    三、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通举报渠道,收集信息,并及时提请有关部门介入处置。举报电话:029-63691332

    四、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对参与不良校园网贷的学生采取“一人一策”的应对措施,各学院要及时告知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逐一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防止发生极端事件。

附件1

    班会主要内容

    1.理清校园网贷现状。自2015年以来,分期乐、趣分期、诺诺镑客、名校贷、爱学贷、优分期、橘子分期、花儿朵朵、借贷宝等网络借贷平台在全国高校校园内蔓延扩散,各平台以“借钱不怕坑, 还款不用愁”、“零门槛,无抵押”等虚假口号诱骗在校大学生透支信用、盲目消费。部分同学为赚取利息差价,将学费或通过借贷的大额现金投入网络借贷平台中。 部分学生甚至充当宣传员,误导更多的 同学陷入网络借贷、透支消费,导致多名同学或因网站突然关闭血本 无归、 或因收不回贷款欠下巨额债务而被迫辍学躲债,家人只得卖房偿债的严重后果。

    2.指出网络借贷的风险。一是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意识和机制。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大多自我宣传“1 分钟申请,10 分钟审核,快至 1 天放款,0 抵押 0 担保”,申贷门槛低,手续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贷款者本人亲自办理。 二是缺乏监管主体和必要的监管。校园网贷属于互联网金融,而当前我国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有些地方并没有做到位。虽然知道许多大学生并不具备支付能力,某些网络信贷机构却将其作为“摇钱树”客户群来发展,刺激学生非理性借贷和消费。三是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和正确的消费观。据调查校园网络贷款很少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更多用于个人消费,尤其对手机、电脑等相对昂贵的电子产品的消费。由于不少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不知晓贷款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收费项目的计算方式和金额,极有可能因网贷而背上沉重的债务,甚至陷入 “拆东墙补西墙”的连环债务之中,最终还是要父母兜底,或酿成其他苦果。 

    3.分析校园网贷案例。组织收看《郑先桥——校园网贷悲剧》《斩断伸向校园的黑手》,分析高校学生网贷这个真实的案件,帮助同学们认清网络上名目繁多的借贷公司的主要借贷手段,揭示不良借贷的本质:看似是为同学们提供了贷款便利,实则是一种变相欺诈行为,一旦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则会限于被追讨的困境,会严重影响到同学们的正常学业和生活。

    4.开展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教育。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抵制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校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一旦消费欲望膨胀,就可能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在现今媒体已报道的大学生校园贷款事件中,学生贷款的动机大部分是出于过度消费或学生“被贷款”,但也有类似贷款用于赌球、用于所谓创业等情况出现。要求学生切勿过度超前消费、盲目借贷,不断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助学。

    5.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开展消费观念和金融知识的教育,认清校园网贷可能带来的危害,教育引导学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不盲目信任推销的网贷产品,尤其警惕熟人(同学、学长、老乡)的推销。增强学生甄别、抵制网贷业务的能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警醒学生不参与与不良借贷相关的活动,不做校园网贷的帮凶,不轻信不良借贷公司的宣传,提高学生防范风险的能力。

    6.加强资助工作宣传,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工作。提高国家奖助学金、学院奖学金、学院相关资助政策及相关贷款政策宣传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使那些需要资助,特别是在学费、生活费等方面有保障性需求的学生,都能够明了政策、清楚办理流程。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655号